
目前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风险评估时,尚未实现信息化管理。这种传统的评估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即时调阅患者的相关信息,限制了风险评估的参考价值;
2)人工计算风险数值过程繁琐,容易出错;
3)缺乏自动预防功能,不能根据风险数值和风险等级提供建议;
4)无法设置定时或周期性提醒,以促使医护人员定期风险评估;
5)风险评估不能在全院范围内共享,无法在不同科室间流转审阅;
6)评估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力有限,难以进行有效的数据驱动决策。
医疗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全面风险评估:系统允许医护人员在医疗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疾病诊断、治疗、术后护理、康复和心理指导等,进行全面的医疗风险评估。
自动化风险计算:系统自动计算医疗风险的数值和等级,减少了人为计算的复杂性和出错率。
智能干预提示:根据评估结果,系统自动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方法,帮助医护人员采取预防行动,从而降低医疗安全事件和差错的发生率。
患者安全保障:通过这些措施,系统有助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风险降低与经济损失最小化:系统有助于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其对患者和医院的潜在危害以及经济损失,实现以较低成本提供高安全保障。
6.提高预警和反应速度:系统增强了医院对医疗风险的预警能力,能够快速响应,从而在风险发生前采取行动。
7.资源节约与精确度提升: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预警系统,医院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提高风险评估和管理的精确度。
8.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的数据支持可以帮助医院管理层做出更加科学和精确的管理决策,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医疗、护理质控管理要点:
院级、科室级质量控制,各类医疗护理的数量与质量控制指标设定,相关统计报表生成,数据查询与展现处理等
评价类别 | 主要评价内容 | 级别 |
采用手工方式收集门急诊、住院有关数据,手工绘制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报表。 | 0 | |
基本 | (1)管理部门能够从门急诊、住院获取有关数据并录入信息系统; (2)管理部门能够用信息化手段汇总产生医疗、护理运行报表及质量管理报表。 | 1 |
基本 | (1)管理部门能够在系统中设置各临床科室医疗、护理的数量、质量指标要求; (2)能够将门急诊、住院运行情况每日数据录入信息系统,并能够在管理部门内各岗位共享信息; (3)能够综合汇总产生医疗、护理运行日报、各科室与全院医疗、护理的数量、质量情况,并与设定的指标要求进行比较。 | 2 |
基本 | (1)能够通过网络从门急诊、住院的信息系统中获取运行数据; (2)能够依据收集的临床运行数据产生医疗、护理运行管理和质量控制所需报表。 | 3 |
基本 | (1)能够通过网络从临床科室、检查治疗等医技科室、药品保障等辅助科室获取运行数据; (2)能够综合各部门获取的数据生成较全面的医疗、护理情况日报; (3)能够设置医技、辅助科室运行指标; (4)能够生成各医技、辅助科室运行数量、质量指标结果,并与设定的指标要求进行比较; (5)有查询重要医疗数量、质量指标及每日情况的工具。 | 4 |
基本 | (1)能够直接从门急诊、住院、医技科室、辅助科室系统获得相关业务运行基础数据; (2)有全院统一的医务管理、护理管理综合数据处理与展示环境; (3)已建立完善的医务管理、护理管理指标库,能针对全院、部门与科室等分别设立预期指标要求,可定期将指标结果与设定的指标要求进行比较; (4)有全面的医疗、护理的数量、质量指标分析与对比查看工具; (5)能够提供多年数据纵向对比功能。 | 5 |
获取文档与方案
Copyright © 2024 深圳市空岛云智科技有限公司